吳惟忠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基本內容
吳惟忠,字汝誠,號雲峰,浙江金華府義烏縣吳坎頭人。性聰慧,誌剛勇,好習史書,精於韜略。嘉靖中,東南沿海倭寇為患,嘉靖三十八年九月,浙江寧、紹、台參將戚繼光赴義烏招募新兵,吳惟忠等四千青年應募投軍,擔任把總。戚繼光撰寫《紀效新書》,並創製出一種新式武器“狼筅”和一種新的陣法“鴛鴦陣”,訓練義烏兵。十一月,吳惟忠等義烏兵奔赴台州抗倭前線。
嘉靖四十年三月,倭寇兩萬多人,戰船數百艘,大舉進犯浙江沿海。四月中旬,倭寇直逼台州。台州、金華、嚴州三府參將戚繼光命令胡守仁率部馳援新河。四月二十六日拂曉,倭寇開始攻城。適胡守仁和樓楠率軍趕到,發起突然襲擊,倭寇大亂,慌忙退至城南,殘部乘大霧向樂清方向逃竄。四月二十七日中午,戚繼光先頭部隊到達台州,以義烏人、把總丁邦彥為左路,把總陳大成、哨官王如龍為右路,自率中路,列鴛鴦陣迎敵,倭寇擺開一字長蛇陣迎戰。戚繼光下令火銃手發銃射擊,義烏人朱玨衝鋒陷陣,斬殺倭寇前隊頭領,挫敵銳氣;把總吳惟忠連斬倭首5顆,他帶的兵斬敵15人。戚繼光兵分兩路,奮勇追擊,共殲敵308人,生擒2人,淹死不計其數,奪回被擄民眾5000多人,史稱台州大捷。五月初五,倭寇沿山向仙居進犯,中午到達上峰嶺南側。戚繼光令將士埋伏在上峰嶺。當倭寇半數進入伏擊圈時,戚繼光令士兵鳥銃齊發。倭寇倉惶應戰,紛紛繳械投降,殘部搶登山界嶺,負隅頑抗。丁邦彥、吳惟忠等率領士兵攀崖上去,奮力衝殺,趕敵下山,繼續追擊,倭寇退至白水洋,義烏兵蜂擁而入,將倭寇全部消滅。嘉靖四十年秋,浙江倭寇基本蕩平。九月,戚繼光第二次赴義烏招募新兵3000人,戚家軍已達6000多人。倭寇從浙江敗逃福建。嘉靖四十一年八月初一,戚繼光奉命入援福建抗倭,率軍自溫州抵達福寧(今福建霞浦)。八月初八日,戚繼光從張灣出發,涉海攻島,命令把總張諫留守東牆鋪,以防倭寇掩襲戚家軍側後;兵分兩路,戴都閫率領向東山鋪前進,戚繼光督王如龍、吳惟忠等由蘭田涉渡;調張諫部屯金垂渡,參將張嶽屯石壁嶺,為左右翼,以防倭寇遁逃;以水兵都司張漢率舟師一隊泊於橫嶼外洋,準備夾攻。八時左右,戚繼光命令陳大成、吳惟忠、陳子鑾、童子明各部乘退潮涉渡。陳子鑾、童子明從正麵衝其陣,吳惟忠以右翼攻其巢,陳大成部從左翼沿山腳繞敵側後。當接近橫嶼島時,陳子鑾、童子明帶兵衝擊南線敵陣,陳大成沿山麓登山從山頂後包抄,吳惟忠帶兵攻打木柵城,雙方展開激戰。擔任斷敵退路的王如龍帶兵過海,趕到島上投入戰鬥。吳惟忠點火燒毀木柵,島上衝起一股股濃煙,倭巢被燒。眾將見吳惟忠得手,四麵合圍,搶占全島各要道和製高點。倭寇到處亂竄,企圖逃命。義烏兵乘勝追擊,斬敵2600多人,奪回被擄男女3000多人。吳惟忠斬倭6人,他帶的部隊斬敵477人,收複了被占三年之久的橫嶼島。八月十五中秋節過後,戚繼光揮師南下,經過羅源、連江,抵達福清縣城。福清縣有倭寇近萬人,盤踞在縣城以東的杞店、上薛、西林、木嶺、葛塘、新塘、聞瀆、牛田,結寨為巢,相互聲援,戚繼光決定先清除縣城東南30裏牛田的倭寇,由義烏兵主攻牛田,駐地守軍擔任鉗製、配合。義烏兵分兵三路,將倭巢團團圍住,王如龍、朱玨、金科攀登寨柵,潛入倭巢,打開寨門,義烏兵蜂擁而入,全殲杞店倭寇,又乘勝搗毀上薛、聞瀆等地倭巢,直逼牛田。戴衝霄率部從倉下進牛田,堵住倭寇退路。戚繼光督師奮戰,連克敵巢數十處,斬殺倭寇數千人,救出被擄男女幾千人。九月十三日,戚繼光率部從山間小道進入興化,令王如龍、張諫直插黃石大道,從正麵進攻,吸引敵人,自己帶陳大成、吳惟忠、丁邦彥等督兵強攻寧海橋,令陳大成奪橋,親自率領吳惟忠、丁邦彥由黃石大道進攻。王如龍、張諫突破黃石大道後,插入倭巢心髒。陳大成乘機奪取寧海橋,與王如龍、張諫兩麵夾擊,將倭寇一網打盡。十一月,戚繼光因功升任台州、溫州、福寧、福州、興化副總兵、都督同知兼統水寨,率領義烏兵回浙駐防。此時,倭寇重新糾集殘餘部隊,入犯福建。廣東總兵劉顯援閩大敗,興化再次失陷。戚繼光奉命入閩抗倭。
嘉靖四十二年二月,戚繼光同福建兵備按察副使汪道昆再次來義烏招兵一萬。吳惟忠的弟弟吳惟賢等一大批青年參軍。四月二十日,巡撫譚綸以戚繼光為中軍,福建總兵俞大猷為右軍,廣東總兵劉顯為左軍。次日黎明,胡守仁等一萬多將士與兩千倭寇開戰,左路劉顯、右路俞大猷從兩翼猛殺過來。倭寇大敗,逃向老巢許家屯。明軍分路追擊,奮勇拚殺,不到三個時辰,搗毀了平海衛倭巢,殲敵3451人,繳獲兵器3961件,救出被擄百姓3000多人。是為平海衛大捷。接著明軍又橫掃連江、寧德、福清、同安、漳州之敵,福建沿海暫告平靜。
嘉靖四十三年一月,從仙遊潰逃的近萬名倭寇向同安方向竄犯,企圖與漳州之倭會合。戚繼光帶五千義烏兵追擊南逃之倭,二月初四至王倉坪,兵分四路,誓死拚殺。倭寇從東、西、南三麵同時進攻王倉坪。戚繼光親督張元勳、朱玨、吳惟忠等與倭寇激戰,殲敵2000多人,還有2000多人南竄蔡坡嶺,據險築巢。二月十五日,戚繼光在蔡坡嶺至漳浦一線西側設伏兵,數百倭寇向漳浦方向運動,張元勳、陳濠、王如龍、李超、樓大有伏兵驟起,衝入敵陣。焚死和掉入海崖淹死的敵人1000多人,殘倭繼續南逃。戚繼光帶兵追至韶安,又殲滅2000多人,焚毀倭船20多艘。少量殘倭從海上逃回日本。到嘉靖四十三年十月,福建沿海的倭患基本蕩平。
嘉靖四十四年四月初三,戚繼光令傅應嘉率水師從金門出發,至梅嶺海外。吳惟忠隨戚繼光從漳浦出發,挺進梅嶺。傅應嘉與廣東參將湯克寬帶水師合擊海盜吳平於大潭澳,擊沉賊船20餘艘。吳平慘敗,逃入南澳島。八月,吳惟忠又隨戚繼光至韶安進攻南澳島。九月二十三日,在龍眼沙登陸成功,將士奮勇殺敵。二十五日,戚家軍大獲全勝。俞大猷、湯克寬乘三百餘隻戰船到南澳,兩軍會師,搗毀敵巢。十月初四,水陸兩軍夾擊南澳,吳平隻剩八百多人出海而逃。
此時,西北邊境虜患大熾,蒙古韃靼部落屢次入侵,逼近京師,北邊告急。隆慶元年九月,蒙古右翼土默特部俺答汗從西北侵入山西內地,蒙古左翼察哈爾部圖們劄薩克圖汗與朵顏衛都督影克從撫寧縣北界嶺口入境,撫寧、昌黎、盧龍等地軍民數萬人慘遭殺害,朝野震驚。古北口遊擊將軍張臣與石門寨參將董一元奉命追殺,十月大敗之於石門寨傍水崖。十二月戚繼光奉命調任京師神機營副將。二年五月,經總督譚綸舉薦,戚繼光以都督同知總理薊州練兵事務,吳惟忠隨往薊鎮。隆慶三年正月,戚繼光出任薊州總兵官,奏請朝廷修築長城,吳惟忠參與修築城堡、關寨。
據萬曆二十七年《永平府誌》記載,隆慶四年,吳惟忠任撫寧縣大毛山提調。
隆慶五年,吳惟忠因修城有功,提升標下右營遊擊將軍,駐紮樂亭,再遷三屯營標下左營遊擊。萬曆五年升山海路參將。據萬曆二十七年《永平府誌》記載:“吳惟忠,義烏人,萬曆五年(至七年)任(山海路參將)。”清康熙九年《山海關誌》記載:“吳惟忠,義烏人,萬曆五年(至七年)任(山海路參將)。”萬曆六年奉命修築山海關桃園東13號、唐帽西17號敵台。萬曆七年,修山海關老龍頭七丈。清康熙九年《山海關誌》記載:“邊牆,萬曆七年增築南海口入海石城七丈,都督戚公繼光、行參將吳惟忠修。”
萬曆十一年,戚繼光受到排擠,調往廣東,吳惟忠、陳文良、吳大績等隨往。
萬曆中,日本趁朝鮮內亂之際派兵突襲朝鮮。萬曆二十年四月十二日,日本關白(攝政)豐臣秀吉命令日軍9個軍15萬兵力,大小艦艇七百餘艘,渡過對馬海峽後,搶攤登陸,突襲釜山朝鮮守軍,釜山、東萊、梁山等地相繼陷落。五月二日,日軍攻入朝鮮國都漢城,朝鮮“浹旬之間,三都失守,八方瓦解”,三都(王京漢城、開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朝鮮國王李�V逃到義州,急忙向明朝求救。七月,明朝派遼東遊擊史儒率2000騎兵援助朝鮮,進到平壤附近,史儒陣亡,全軍覆沒;副總兵祖承訓(明末遼東總兵祖大壽之父)率領3000騎兵攻入平壤,大敗而逃,祖承訓等幾人幸免於難。明神宗命宋應昌經略抗倭事宜,令陝西總兵李如鬆(遼東總兵李成梁之子)為東征提督,率遊擊吳惟忠、樓大有、胡大受等援朝。
萬曆二十一年正月初五日,近四萬精銳明軍圍困平壤,提督將軍李如鬆以副將楊元將中軍,統率一萬零六百三十九名;以副將李如柏將左軍,統領一萬零六百三十二名;以副將張世爵將右軍,薊鎮參將吳惟忠領南兵3000名等一萬零六百二十六名。平壤城東有大同、長慶二門,南有蘆門、含毯二門,西有普通、七星二門,北有密台門,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城外有牡丹峰高聳,峰頂駐守日軍2000人,與平壤日軍形成犄角之勢。日本小西行長的第一軍共16000餘人,配備了先進的火繩槍。提督李如鬆命令薊鎮遊擊吳惟忠與遼東副總兵查大受(原李成梁家丁)率軍攻打牡丹峰,中軍楊元、右軍張世爵領兵進攻城西七星門;左軍李如柏(李成梁子)、參將李芳春領兵進攻城西普通門;祖承訓力攻城南蘆門。一月八日晨,李如鬆命令各部隊發炮攻城,日軍依托城池拚死拒戰,神機營副總兵駱尚誌勇猛異常,攀梯攻上含毯門城樓,日軍擲下巨石擊中其腹部,依然奮戰不止,身後浙江兵數人緊隨上城。祖承訓先以朝鮮軍打頭陣,進攻南城門,率部攻上城樓。張世爵用大炮撞碎城西七星門,李如柏攻破含毯門,楊元攻破普通門,各軍乘勝爭先,與日軍展開巷戰。遊擊將軍吳惟忠在攻打牡丹峰時胸口中彈,仍然大呼督戰,率部攻克峰頂。李如鬆坐騎被日軍子彈擊中,換馬再戰,戰馬墮於塹中,提韁躍出,繼續前進,日軍殘部退入城內各處堡壘死守,明軍以火攻焚其密窯土堡,半夜時分,小西行長率殘兵逃出城去,李如鬆令李寧、祖承訓、葛逢夏等半路截殺,斬獲首級359級,生擒2人。總計斬獲日軍首級1250級,其中有倭將25名,生擒2名,並俘戰馬2985匹,救出朝鮮被虜男女1225人(朝鮮《大東野乘ⷥ造藩邦誌》)。日軍被火燒死的不可計數,腥臭聞於十裏,其餘跳城溺水死者無算。錢一本編《萬曆邸鈔》(萬曆二十一年癸巳卷)記載,平壤一戰明軍斬倭級一千五百有餘,燒死六千有餘,淹斃溺殺五千有餘。平壤之戰曆時一天一夜,參戰雙方5萬多人,僅牡丹峰一役,就全殲日軍2000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